-
望牛墩蔬菜配送公司 寒秋來臨,四個養生細節要注意
2018-2-5寒露過后,秋雨連綿,“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大家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此外,以下的四個養生細節也要注意。
南瓜煮粥暖脾胃
深秋氣候漸涼,是胃病多發與復發的時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患的患者朋友們,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這個時候的暖胃護胃佳品。南瓜中還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有助于保護胃部不受刺激。早餐煮粥時放幾塊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絲湯,簡單方便,營養美味。深秋我們周圍的空氣會變得漸漸干燥,眼睛容易干澀,皮膚也不容易保養,南瓜中含豐富的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6,有益于眼睛健康和護膚。
此時是秋蟹大量上市的季節。中醫認為,秋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吃蟹時和吃蟹后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蟹肥的時候柿子也熟了,這兩種東西應當注意不要同時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有可能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還可能引起結石癥等。
防燥墊褥蓋薄被
深秋夜晚較涼,要注意在床上墊上保暖效果較好的純棉材質的床褥,尤其是有慢性疾患的老年朋友,不宜再睡涼席了;二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蓋好薄被,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不宜再蓋毛巾被之類比較單薄的東西了;三是隨著氣溫逐日下降,雨水逐漸減少,周圍空氣也較干燥。
秋天活動時,皮膚與衣服之間以及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便會產生靜電。由于老年人秋天的皮膚相對干燥,因此更容易受靜電的影響。為了防止靜電的發生,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室內要勤拖地、勤灑些水,或用加濕器加濕。發現頭發不容易梳理時,可將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靜電消除之后,便可以將頭發梳理服帖了。脫衣服之后,用手輕輕摸一下墻壁,摸門把手或水龍頭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墻,將體內靜電“放”出去,這樣靜電就不會傷你了。對于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紡織或絲織內衣、內褲,盡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使靜電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桌前放點橘子皮
橘子大量上市,秋乏的感覺會更加明顯,坐班族不妨在辦公桌上或者臥室里床榻邊放一些吃剩的橘子皮,它清新的氣味,能夠刺激神經系統的興奮,讓人神清氣爽,也能清除污濁的空氣,美化室內的環境。
橘子具有的芳香味有助于化濕、醒脾、避穢、開竅。橘子除了具有醒腦開竅作用外,當感覺乏力、胃腸飽脹,不想吃東西時,適當聞聞橘子的清香,還可以緩解不適。橘子芳香的氣味,還能夠使人鎮靜安神,而橘子柔和的色彩,會給人溫暖的感覺,所以說把橘子放在床頭,還有利于促進睡眠。所以,用鼻子“吃”橘子,不失為一種時尚的健康之選。
登高望遠益眼肺
重陽節秋高氣爽,不少地方都有登高望遠的民俗。秋日登高,山林地帶空氣清新,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負離子含量高,對身心健康尤為有益。此外,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登高過程中,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扣,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登高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的人來說,應慎重。心臟代償功能良好者可參加輕微的登山活動,而代償功能不佳者,不要勉強登山,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