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安定區設施蔬菜春季育苗種植工作已經漸次鋪開。
走進內官營鎮錦屏村村民袁佐的蔬菜溫室大棚里,熱浪撲面襲來,一片翠綠映入眼簾,菜苗生長旺盛,煥發出勃勃生機。菜農袁佐說,現在氣溫逐步回升,想趁著這樣的好天氣抓緊時間育苗,爭取有個好收成。
“種得早,賣得好。”在符家川鎮春香農資農副專業合作社,30多名工人正在合作社負責人黨春香帶領下翻地施肥、覆蓋農膜、移栽菜苗,清爽翠綠的蔬菜幼苗整齊地排列在田壟間,工人們一個個面帶笑容在溫棚間穿梭,大棚內一派繁忙景象。
“這棚里邊種的是芹菜,有2300多盤,能栽20多畝地,預計五月十幾號就上市了,合作社的蔬菜有訂單,銷路不怕。”黨春香說邊笑邊說。
入春以來,安定區堅持“早”字當先,提早育苗、提前規劃,以鄉鎮規劃為基礎,及早布局,協調相關部門及時做好蔬菜種植所需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及時解決菜農的困難和問題,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切實抓好春耕生產工作。02.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安定區的春天,不僅設施蔬菜大放異彩,花卉種植行業也爭相“綻放”。
在內官營鎮錦屏村老支書郭錦州的花卉大棚里,吊金鐘、金錢樹、牡丹吊蘭、四季果等花卉應有盡有,盆栽生機勃勃,高低錯落錯落有致,煞是好看。郭錦州正和老伴給盆栽澆水施肥、修枝剪葉,忙得不亦樂乎。
“現在天氣逐漸暖和了,正趕上大棚苗木栽植的關鍵時候,一刻都不能耽誤,我們得趕緊施肥”。郭錦州原是內官營鎮錦屏村黨支部書記,退休后,在家附近租了兩個大棚專門栽培、種植花卉苗木。03.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一天也不累,每天早上來給花澆水、掀開大棚透氣,白天基本上閑著呢。種的花卉主要是銷往蘭州和周邊,去年這兩個棚凈收入十萬元,希望今年收益能更好!”說起未來,郭錦州笑意滿滿。
近年來,安定區按照“增復種擴面積、強科技提單產、調結構促營銷、重市場育品牌”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塑料大棚小區建設,注重日光溫室小區建設,主要發展蔬菜種植、制種、育苗,花卉種植,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等,注重市場知名度,培育安定蔬菜品牌,設施農業已成為安定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產業之一。目前,全區已種植日光溫室3200多畝,鋼拱架塑料大棚1萬多畝,總產值達到5.25億元,惠及農戶6400多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