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門糧油配送 中藥零食雖好,但不可亂吃
2018-6-3龜苓膏、涼茶、雪蛤膏……只要孩子想吃,家長毫不吝嗇地買。在家長看來,這些食品中有許多補益身體的中藥,至少“吃起來應該無妨”。
醫生表示,中藥零食中,藥的成分不是很多,但經常食用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市民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零食。
涼茶敗毒瀉火也不宜常喝
進入夏季,趙蓉從藥店配了一大包涼茶,每天熬煮、涼置,然后給孫子裝上一大水壺,帶到學校長期當水喝。“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做法,夏季容易上火,小朋友多喝些涼茶,敗毒、瀉火。”她這么認為。殊不知,過量喝涼茶會損耗人體陽氣。
記者走訪了長沙的一些藥店、零食專賣店,發現許多中藥零食頗受消費者青睞。從這些中藥零食的功效來說,主要有清熱祛火類、滋補保養類,它們大都與各種食品混放在一起,沒有進行特別的標識,消費者認為“有中藥成分的零食比一般零食健康”,所以青睞有加。
藥食同源致消費者難區別
記者從長沙市食藥監部門了解到,目前市民普遍了解的中藥零食,其中的“中藥”大都為藥食同源的原料。像阿膠、佛手、肉桂、薄荷等,既可是藥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這些藥食同源的材料作為原輔料進行生產時,普遍是沒有限量要求的。像市場上出售的龜苓膏大多執行地方食品生產標準,像某款龜苓膏,主要原料為黑涼粉(或涼粉草水提取液加食用淀粉)、茯苓、龜等,茯苓是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原料。
此外,原來公布的101種藥食同源的原料中,有一部分是可以作為保健食品進行加工生產的。記者看到市面上有一款金銀花枇杷糖,具有薄荷味,口感清涼。其執行的生產標準是q/hy生產標準,即保健品生產標準,其主要原料為金銀花提取物、枇杷提取物、白砂糖、薄荷腦等,突出的是清咽保健的功能。
體質不同適宜的中藥零食不同
“肯定有好處,反正吃不壞”,這種跟風心態下,人們對于中藥零食的食用類型和食用量,毫無顧忌。長沙市第四醫院中醫科吳丹博士認為,中藥本身就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藥方,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同樣如此,盡管中藥含量并不是很多,但經常食用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市民更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
吳丹介紹,根據中醫原理,我國人群分為平和質、氣虛質等11種基本體質。市民要了解自己是寒性體質還是熱性體質,前者特征是怕冷,手腳冰涼,容易感冒,生理期經痛嚴重,面色暗淡,睡眠質量差,常感疲倦,沒有精神;后者特征是愛吃冰涼食品、喝冷飲,面紅耳赤,脾氣差且容易心煩氣躁,全身經常發熱又怕熱,尿液較少且偏黃。若不根據自身體質濫吃中藥零食,會起到相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