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城食材配送中心 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這樣做最好吃
2018-3-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是唐朝詩人張志和所作《漁歌子》中的名句。作為魚鮮中的極品,鱖魚備受一代代中國文人的喜愛,在詩人筆下,品鱖魚,飲美酒,不啻為人生一大享受。
鱖魚,又稱季花魚、桂花魚、羊眼桂魚等,與黃河鯉魚、松江鱸魚、興凱湖大白魚共享華夏“四大淡水名魚”的盛譽,并名列“春令時鮮”前茅,歷來被作為宴席的首選。唐朝人將鱖魚稱為“龍肉”,以示珍貴;明代醫學泰斗李時珍則稱其為“水豚”,認為其味鮮美。
鱖魚在我國不僅分布廣,而且種類多。洞庭湖區和沅江、澧水等地均有出產。據地方志記載,湖南省常德市境內所產的鱖魚就有翹嘴鱖、斑鱖、暗鱖、長鱖、波紋鱖等數種,尤以翹嘴鱖、大眼鱖、斑鱖為多,產量最高。
據《本草綱目》記載:“鱖魚肉,味甘平,無毒,可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因鱖魚頗有食療功效,千百年來,人們創造了多種烹飪妙招,膾炙人口的“紅燒鱖魚”“叉燒鱖魚”“網油鱖魚”等素為常德地方名菜。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糖醋鱖魚”。糖醋鱖魚焦脆并帶有甜酸味,吃起來十分爽口,它選料精,烹調方法比較講究,但也并不難掌握。
新鮮的鱖魚買回家后,先剖好、洗凈、打成刀花,并上好漿(即將生粉加水調和,使其不干不稀)。上漿是把打好刀花的魚放在漿汁里滾動,使其渾身都蘸滿漿汁。油在鍋里熱到七成熟后,把上了漿的鱖魚下鍋。這時最重要的是掌握火候——火不能太旺,亦不能太弱。太旺了,會把魚燒焦炸糊;太弱了,魚則不焦不脆。等到魚的兩面都炸成金黃色,再將魚起鍋。這時盡快把碗汁調好——把鍋里的油倒出,再將鍋架在火上,倒點水,放進白糖、姜米、陳醋、味精并拌勻。調碗汁時要掌握好白糖和醋的用量,一般是一斤半魚用白糖四兩、醋一兩。如果這兩味主料放少了,便不能突出“糖醋”的特點。將調好的鹵汁淋在魚身上,只聽得一陣嗤嗤嚓嚓的聲響,魚皮立刻會變得十分焦脆。
另外,鱖魚腹中的幽門垂,俗稱“鱖魚花”,經名廚烹調,色味俱佳,是難得的珍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