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別名青蔥、大蔥、葉蔥、胡蔥、蔥仔、菜伯、水蔥、和事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基本分類為:大蔥和小蔥,在東亞國家以及各處華人地區中,蔥常作為一種很普遍的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在東方烹調中,充當重要的角色。
形態特征
蔥,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cm。雌雄同體。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后有辛味之粘液。須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葉基生,圓柱形,中空,長約45cm,徑1.5-2cm,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花莖自葉叢抽出,通常單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綠色,亦有縱紋;傘形花序圓球狀;總苞膜質,卵形或卯狀披針形;花被6,披針形,白色,外輪3枚較短小,內輪3枚較長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條縱脈;雄蕊6,花絲伸出,花藥黃色,丁字著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胡蔥或稱火蔥和香蔥,是中國南方栽培的兩個蔥種。
高25~70cm,鱗莖圓柱狀,單生或簇生,粗1~2cm,外皮白色,膜質,不破裂,葉圓筒狀,中空,粗0.5~2cm,花葶圓柱狀,中空,從葉叢中抽出,長30~50cm,總苞片膜狀,2裂,傘形花序近球形,多花,小花梗纖細,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花被片長5~7mm,先端漸尖,花絲為花被片1.5~2倍,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全緣,子房倒卵形,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種子具6棱,黑色。花、果期2~7月。
蔥含有揮發性硫化物,具特殊辛辣味,是重要的解腥、調味品 。蔥白甘甜脆嫩。中醫學上蔥有殺菌、通乳、利尿、發汗和安眠等藥效。
蔥百科
分布范圍
資源分布:中國各地均有栽植。
種植技術
種植方式
① 1~3月,簡易日光溫室內播種,平畦撒播,3~5月小青蔥上市。
② 3月中下旬,小拱棚內播種,平畦撒播,6月小青蔥上市。也可以6月上中旬移栽,10~11月收獲上市或冬貯。
③ 4月上旬露地播種育苗,6月中下旬寬畦密植移栽,露地越冬,翌年3~4月摘除花蕾,4~5月青蔥上市。
④ 7~8月播種育苗,9~11月上旬移栽、密植(株距3厘米),露地越冬,翌年3~4月摘除花蕾,5~7月青蔥上市。
⑤ 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床露地越冬,翌年3~4月小青蔥上市。
⑥ 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翌年4月中旬移栽,7~8月收獲青蔥上市,或6月移栽,10~11月收獲上市和冬貯。
⑦ 8月下旬~9月上旬日光溫室內播種,10月中旬扣棚,12月~翌年2月小青蔥上市。
選購技巧
選購大蔥要注意盡量買蔥白部分比較白的、比較肥厚的品種,味道會更加清甜。不太建議買前一年凍過的儲存大蔥,容易買到凍爛的。
營養價值
蔥是佛教中的五葷之一,是百姓家常用的調味食材,是一種草本植物,生食味辛辣。蔥分為蔥葉與蔥白,它雖然普通,但是營養不普通。
蔥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益處。
蔥葉由于每天在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含有很多葉綠素及類胡蘿卜素、纖維素等;蔥白連接根,土壤內吸收來的營養都需要先經過蔥白后再往上輸送,它含有揮發油、蔥蒜辣素、烯丙基硫醚等元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