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是菜豆的別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種的栽培品種,又名:蕓豆,蕓扁豆、豆角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中國北方叫眉豆,在四川等一些華中地區叫做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
形態特征
根
根系較發達,但再生能力弱。苗期根的生長速度比地上部分快,成株的主根可深達地下80cm,側根到60-80cm寬,主要吸收根分布在地表15-40cm土層。
莖
幼莖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呈綠色、暗紫色和淡紫紅色。成株的莖多為綠色,少數深紫紅色。莖的生長習性有無限生長型和有限生長型兩種類型。莖蔓生、半蔓生或矮生。
葉
初生第1對真葉為對生單葉,近心臟形;第3片葉及以后的真葉為三出復葉,互生。
花
花梗自葉腋抽生,總狀花序,蝶形花。花冠白、黃、淡紫或紫等色。子房一室,內含多個胚珠。為典型的自花授粉植物。
果實
豆莢背腹兩邊沿有縫線,先端有尖長的喙。形狀有寬或窄扁條形和長短園棍形,或中間型,莢直生或彎曲。莢果長10~20厘米,形狀直或稍彎曲,橫斷面圓形或扁圓形,表皮密被絨毛;嫩莢呈深淺不一的綠、黃、紫紅(或有斑紋)等顏色,成熟時黃白至黃褐色。隨著豆莢的發育,其背、腹面縫線處的維管束逐漸發達,中、內果皮的厚壁組織層數逐漸增多,鮮食品質因而降低。故嫩莢采收要力求適時。
種子
著生在豆莢內靠近腹縫線的胎座上。種子數因品種和莢的著生為主而異。通常含種子4~8粒,種子腎形,有紅、白、黃、黑及斑紋等顏色;千粒重0.25~0.7千克。染色體數2n=22。
分布范圍
歐洲,亞洲,南美洲
種植技術
一、種植季節:
2-4月(也可在8-9月進行秋播)。具體春季播種期為:東北地區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西北和華北大部分地區在4月份,北部高原地區5月上旬;華東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華中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區2月下旬至3月上旬;云南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華南地區12月至翌年4月。
秋季播種:華北和西北地區在7-8月上旬;,華中地區7月下旬至8月上旬;華東地區7月下旬至9月上旬;西南地區8月上旬;華南地區8月下旬至10月。
二、育苗:
1、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每穴3~4粒種子,覆土約2厘米,保持濕潤,約1周出苗,若天氣太干燥時可覆膜保濕。
2、若要移栽,應盡早,第1對真葉展開時即可移栽,因根系再生能力較弱,種植好后澆透水。
三、生長管理:
1、對水分要求嚴格,喜濕潤而怕旱忌澇。開花前澆水宜少,一般不干不澆;開花至結莢期需多澆水,一般每2~3天澆水1次,氣溫高時適當增加澆水次數。
2、通常可結合澆水進行施肥,生長前期追施2~3次以氮肥為主的腐熟有機肥,開花至結莢期,每1~2周噴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要求為氮磷鉀復合肥。
3、生長適溫1 5~20高于或低于時易落花,夏季高溫時需遮陰降溫,低溫時忌長期淋雨。矮生品種無須設立支架,蔓生品種可在株高1 5~20厘米時設立支架或牽引藤蔓攀爬棚架或欄桿。花謝后約10天,豆莢長約10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時一手抓住花梗,另一只手將豆莢掐下,注意不要硬扯而拽斷莖蔓。
4、起壟、覆膜種植
四、病蟲害防治
1、菜豆炭疽病: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間隔7天噴施。
2、菜豆銹病:50%萎銹靈800-1000倍液,間隔7天噴施。
3、豆蚜:10%吡蟲啉2000倍液。
4、白粉虱:25%撲虱靈1000-1500倍液噴施。
5、對除草劑敏感
選購技巧
選購四季豆,一定要挑那些色澤嫩綠,表皮光潔無斑痕,無蟲蛀,而且豆莢飽滿,肥碩多汁的。此外,用手折斷后無菜筋的為好。
營養價值
1、有益于心臟
四季豆中含有可溶性纖維可降低膽固醇,且還富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防止膽固醇。同時,四季豆又是微量元素鉀、鎂的重要來源,能很好地穩定血壓,減輕心臟的負擔。
2、強壯骨骼
雖然四季豆的鈣含量不是太多,但是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k。研究表明,維生素k能增加骨質疏松病人的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風險。
3、補鐵、防感染
四季豆含有大量鐵元素,非常適合缺鐵的人。由于四季豆含有許多抗氧化劑和胡蘿卜素,對于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感染,四季豆也是很好的“消炎”食材。
4、適合糖尿病患者
四季豆可使血糖生成指數降低,還是高膳食纖維的蔬菜,能預防血糖出現較大的變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