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碣糧油配送 限鹽的常見六個誤區
2021-01-26過多攝入食鹽會誘發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將食鹽日攝入推薦量調低至5克。我國政府也積極宣傳限鹽,并陸續為居民免費發放了定量鹽勺。但在限鹽的同時,您是否也存在以下誤區呢?
誤區一 限鹽會使體力不支
鹽吃少了會全身無力,這是一種普遍的說法。歷史上,老百姓攝入鹽分少,勞動強度大,在出汗排鈉多等情況下可出現全身無力的低血鈉癥狀。實際上,人體每日對鈉離子的生理需求量僅為0.5克,約為1.3克食鹽。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鹽日攝入量為5克,其下限為3克。該標準可充分滿足人體的正常需要,并可避免過度限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的不利影響。
誤區二 祖輩都不限鹽,依舊過得很好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西南山區多靠人工肩擔背馱跋涉數百里販運食鹽。因路途艱難、匪盜劫掠和苛捐雜稅,食鹽極為昂貴。歷朝歷代的老百姓多為買不起食鹽而發愁,談何限鹽。在百年前的歐洲,食鹽同樣被統治者壟斷,成為財富與權力的一種象征,平民難以隨意獲取。隨著人均壽命延長,心血管疾病增加,攝鹽過多的危害已日益突出,限鹽防病勢在必行。
誤區三 已患高血壓,就不用限鹽了
對鹽敏感的人群,限制高鹽飲食可使收縮壓降低4.9mmhg,舒張壓降低2.6mmhg。有些人感到這樣的指標 “不過癮”,認為限鹽沒有太多意義。實際上,平均收縮壓平穩降低2mmhg,就可使心肌缺血性死亡風險降低7%,卒中死亡風險降低10%。限鹽還能提高藥物降壓的效果。鑒于限鹽具有減輕血管、心臟和腎臟負擔的綜合效益,專家一致認為,控制血壓限鹽在先。
誤區四 血壓正常不用限鹽
有些人血壓正常,認為自己用不著限鹽。這種認識很不正確。原發性高血壓是與遺傳、年齡、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乃至社會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高鹽攝入對非高血壓人群同樣有不利影響。研究表明,非高血壓人群長期適度限鹽可減少6%的卒中死亡事件,以及4%的冠心病死亡事件。
誤區五 少年兒童不宜限鹽
少年兒童處于身體發育期,需要多吃鹽。這也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實驗發現,幼年動物攝鹽量越大,年齡越小,血壓升高的速度與幅度也就越大。人類兒童時期的血壓水平與成年后的血壓水平密切相關,鹽敏感兒童更應盡早限鹽。父母早限鹽有利于避免子女沿襲口重的飲食習慣。
誤區六 少鹽飯菜食之無味
不少東北人在廣東、上海生活一段時間后,反而感到當地清淡的菜飯更加清香可口。有些限鹽策略適合口重者采用:在炒菜出鍋時放鹽,使鹽味更多地附于菜肴表面;將富含油與鹽的菜湯棄之不食,可達到減鹽減油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