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堂食材配送中心 什么是羅宋湯 羅宋湯的家庭做法和名字由來
2018-8-4什么是羅宋湯
羅宋湯(俄語、烏克蘭語:борщ,波蘭語:barszcz)是發(fā)源于烏克蘭的一種濃菜湯。成湯以后冷熱兼可享用,在東歐或中歐很受歡迎。在這些地區(qū),羅宋湯大多以甜菜為主料,常加入馬鈴薯、紅蘿卜、菠菜和牛肉塊、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紅色。有些地方以番茄為主料,甜菜為輔料。也有不加甜菜加番茄醬的橙色羅宋湯和綠色羅宋湯。
羅宋這一名稱據(jù)說是來自russian soup的中文音譯(羅宋即russian,源自早年上海的洋涇濱英語,發(fā)音:[lùsó?]),russian borscht(borshch)是另一常用的名稱。
羅宋湯在中國東北的一些地區(qū)也被稱為蘇波湯。
在十月革命時候,有大批俄國人輾轉(zhuǎn)流落到了上海,他們帶來了伏特加,也帶來了俄式的西菜,上海第一家西菜社就是俄國人開的。這道湯,就是從俄式紅菜湯演變而來,俄式紅菜湯辣中帶酸,酸甚于甜,上海人并不習(xí)慣。后來受原料采辦以及本地口味的影響,漸漸地形成了獨(dú)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帶甜、甜中飄香、肥而不膩、鮮滑爽口的羅宋湯。
這海派羅宋湯并非只是吃西餐時食用,就是學(xué)校、單位、家庭以及中式菜館,也是屢見不鮮。久而久之,這湯又在上海形成了各種流派和分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飯店派、食堂派和家羅宋湯庭派等。其中飯店派以淮海西菜社為代表,在當(dāng)年推出羅宋湯后,經(jīng)過數(shù)次改良,更新工藝,終于成為海派羅宋湯的領(lǐng)路人,而后,各家西菜館乃至個別中菜館,都紛紛仿效。食堂派又稱弄堂派,湯往往用大面盆或是保暖茶桶盛裝,不用蕃茄醬或是只放極少用以著色,那湯常常是清湯晃水的,飄著幾絲紅腸而已,蕃茄多不剝皮,反正與那西菜館里的羅宋湯是大相徑庭,奇怪的是,即使這樣的蕃茄煮水,吃著也很爽口,至今還有許多中學(xué)生不愿意吃學(xué)校的飯菜,跑到校門口買一兩元錢一碗的這種湯,加片面包以做午飯。家庭派的人,既無緣學(xué)到西菜館的燒法,也不想如食堂派那樣墮落,于是只能自行琢磨,研究出各式燒法,其中主要以牛肉代替紅腸,并且欠芡為主。
羅宋湯的家庭做法 羅宋湯怎么做
1.準(zhǔn)備所需材料。
2.番茄洗凈,劃上十字刀。
3.加入少許清水,蓋上蓋子開爐加熱。
4.當(dāng)清水燒至起小泡。
5.將番茄放入熱水中焯燙一下。
6.然后撈起去皮,再切成丁。
7.胡蘿卜去皮切小塊,洋蔥切小塊,牛肉洗凈切成丁。
8.蘇泊爾火紅點(diǎn)2代鍋內(nèi)加入黃油,燒至鍋底紅點(diǎn)變成實(shí)心紅色,這時說明鍋內(nèi)溫度已經(jīng)達(dá)到180度左右,是最佳的烹飪溫度。
9.此時放入洋蔥和蒜片,這樣可防止油煙的產(chǎn)生,再將洋蔥和蒜片炒出香味。
10.加入牛肉、胡蘿卜和番茄翻炒1分鐘。
11.然后加入高湯和香葉。
12.再加入兩大勺番茄醬。
13.蓋上蓋子,再以中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至牛肉軟爛。
14.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
15.加鹽后拌勻即可出鍋。在煮的過程中會收干少許湯,所以高湯要一次加足。沒有黃油的可以用橄欖油。蘇泊爾火紅點(diǎn)2代無油煙鍋,在烹飪過程中,不要長時間干燒鍋體,會縮短鍋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