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嶺山糧油配送 調整飲食結構 保持腸道健康
2018-6-21腸道健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體的健康。腸道菌群與腸道健康有密切關系,醫學界將腸道菌群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鄭州市中醫院營養師朱紹英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腸道菌群失調可造成有毒、有害物質增加,從而引發很多疾病,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
有這些癥狀要警惕腸道問題
便秘 大便干結,三天甚至更久才排一次便,且排便時有左腹痙攣性痛與下墜感,偶爾伴隨頭暈、頭痛、疲乏等癥狀。
大便臭 如果大便惡臭,可能是進食高蛋白食物或肉類較多,長此以往,腸癌的發病風險會增加。
食欲不振 對食物缺乏欲望,可能是腸道健康出問題的信號,嚴重的食欲不振可發展為厭食癥。
飲食結構決定腸道菌群結構
朱紹英說,保持健康的腸道,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結構合理的菌群,增加有益菌含量,減少致病菌含量。而飲食結構是決定腸道菌群結構的最重要因素,調整飲食結構,就可以快速改變腸道菌群結構,使腸道菌群結構在24小時內重塑。具體調整方法如下:
適量吃粗糧,保腸通。全谷類永遠是最好的粗糧,包括大麥、玉米、燕麥、蕎麥、苡仁等,每天攝入量最好在50~150g,有助于保持腸道通暢。
豆類食物,少加工。豆類有黃豆、黑豆、青豆等,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營養物質。每天攝入干豆30g,最好不要過度加工,蒸煮吃即可。
蔬菜水果,“哥倆好”。蔬菜與水果是最好的膳食纖維來源,蔬菜最好不要高溫加工,生吃、煮和蒸最好,適量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菊等。蔬菜每日攝入量應在500g以上,水果攝入量應在200g左右。
選擇植物油。以富含多酚類、黃酮類的橄欖油與山茶籽油最好,每天攝入25~30g。
選用調節腸道菌群功能的物質——益生菌、益生元。如酸奶、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綠茶、菊粉、山楂等。
三個好習慣保持“腸壽”
朱紹英說,保持健康的腸道,除了選擇有助于腸道健康的食物,還要養成三個護腸好習慣。
●堅持適量運動,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延緩腸道老化。如慢跑、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
●每天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大杯溫水或蜂蜜水,有助于清潔腸道,減少便秘。
●不暴飲暴食、胡吃海喝,每頓吃八分飽,每日的膳食以果蔬為主,肉類的攝取不宜過多,睡前兩小時內,盡量不要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