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崗食材配送中心 美食趣聞-少數民族以食物定情的婚俗(下)
2021-01-21美食趣聞-少數民族以食物定情的婚俗(下)
在繁榮的都市中,我們見過以戒指定情的情侶;在古代,我們見過以玉佩定情的情侶;然而在部分少數名族中,有些人會以食物作為定情信物。這樣淳樸的民風很是讓人向往,那么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去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樣的食物來定情的吧!
由于各國家、各民族風情的不同,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入洞房的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然而,有許多地方采用不同的食品為緣,頗為奇特有趣。
雞眼苗族人在選擇結婚良辰吉日時,男方父母一定與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女方家殺公雞一只,煮熟之后,雙方共同觀看雞眼,此禮儀一般在深夜舉行。如果雞的雙眼全睜或全閉,則表示吉利;如果雞眼一只睜著一只閉著,則認為不葉利。看完雞眼,雙方就開始協商婚期,一般訂在“午日”或“子日”,苗民認為這兩個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
雞酒居住在貴州省織金洞風景區新莊村邊遠山區的苗族人忠厚調實,勤勞樸素,長期耕種莊稼,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愛情從古至今以自由戀愛為主。他(她)們的戀愛方式是在“曬月亮”、跳花節、對歌、趕街等集體活動認識結交,認識結交后,互相就經常以對歌等形式來了解,交流思想感情,父母也不反對,待雙方都認為性格合得來、感情較好、有志同道合的理想后,就商定時間由男方家請寨鄰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來提親,提親這關,男方家請人帶來兩只大紅公雞到女方家來,但這兩雞必須當眾殺死,用兩滴血放在酒里混合后讓男女雙方飲下,表示百年到老。
雞心、肝不切破按原樣煮熟吃下,表示永遠心不變;雞腸子也不切斷,吃了后表示連接一起,永不分離。吃雞血酒和吃雞心、肝、腸時,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說一些吉利話和比喻詞,算這樁事定下了來了,然后約定時間舉行婚禮,這就叫吃雞酒。他們結婚一般不操大辦,女方也不向男方家要彩禮,只是男方家適當給點錢給女方制一、二套衣服裙子和買蠟染刺繡用料的經費。女方家一般也不陪送什么嫁妝。婚禮既儉樸又熱鬧,雙方也不因結婚負債,需要的家具靠后置辦。
米酒居住在黔東南臺江的苗族人,在吉日來臨時,雙方為婚事忙個不停。女方一般要舉行祭祀儀式,特請司儀將少許酒和供物扔在地上,說些吉利話,祝福待嫁女兒婚姻美滿幸福。這時男方司儀從口袋掏出幾毛錢交給女方司儀,二人喝交杯酒,意即已為男女青年搭好了婚姻橋梁。
此酒為糙米釀制而成的,午后,迎親隊伍便在司儀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從女方家出發,一路上吹吹打打,山歌繞梁,好不熱鬧。行至新郎門前,馬上有人迎接,一時間,鞭炮火銃齊鳴,震耳欲聾。早已作好準備工作的一位中年婦女先在盆里洗凈手,然后用手帕在新娘的腳上揩一揩,意即為新娘洗塵。隨即,新娘在一未姑娘的攙扶下,用左腿跨進屋,表示從此成了新郎家的主婦。
茶在廣西江流域十分盛行新娘茶,即新娘茶就是新媳婦于婚典后的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給親人敬茶。這天新娘早早起床,一邊生火燒洗臉水,一邊煮茶。新娘茶的水須是某一口井的一天中最早挑的那擔水,水和鍋都不能有半點油星,這樣才吉利。燒好水新娘子就服侍家婆起床洗臉,而后由家婆把準備好的一百個茶子、十抓茶葉(一定要老茶葉,叫茶婆,越老越好,取“老婆”之意),雙手交給媳婦,喻意新婚夫婦將是百子千孫。新娘子接過茶子茶葉再一次洗刷鍋頭,覺得沒有問題了,才放入茶子茶葉煮茶。
新娘茶第一杯敬丈夫,茶水中還要放一塊四四方方的米花糖意指男子漢大丈夫可以四海為家。丈夫接過妻子獻上的茶時,新娘還要唱道:“送給一杯紅紅茶,望夫富貴又榮華,敬上一塊四方糖,望我夫妻恩愛長。”丈夫喝茶要喝到底,才片有男人氣概,接著是丈夫回敬妻子,新娘子則抿抿,千萬不能喝干,否則人家會說這個女人沒家教,口大無財不中用。
接下來新娘子給所有的賓客敬茶,由丈夫引著,按先長后幼,先親后疏、先男后女,先近后遠的順序敬。受茶者也不是白喝,得給新娘一個封包,錢不論多少,唯獨舅父的封包不能輕的。這些封包一律歸新娘所有。當私房錢。篩完茶,娘家也來接新郎了,男家兩次宴請所有受茶的賓客,飯后新郎、新娘去娘家認岳父母。臨行前,新娘子則再次篩茶給家公婆,還得說:“我明天就回,請兩老別掛牽。”
辣子面白族人婚禮以熱烈隆重而著稱。因白族話中“辣”與“親熱”諧音。因此,當新郎進入洞房時,新郎的伴郎們即將辣子面撒入早已備好的火盆里,一時辣味四溢,嗆得新郎和新娘一陣大咳。接著,新人在新房里吃喜飯、喝喜酒,在菜飯及酒肉中同樣調入很濃重的辣子面,辣得新郎新娘難以下咽。這時鬧喜的人們便發了一片歡聲笑語。
飯居住在滇南哀牢山的葉車人,其婚禮多在黃昏時分舉行。當新娘被接到夫家后先要進入大房,向供桌上方象征祖先歇腳處的一塊蔑芭叩頭,面向酒席長輩和歌行埋頭禮,表示心甘情愿嫁給新郎,海枯石爛不變心。在婚禮中,要吃夾生飯,這夾生飯必須蒸至5成熟,使其外熟內生。葉車族人認為新娘吃夾生飯是添丁的好兆頭。
在魯南山區一帶流傳著一種“離娘飯”的習俗,顧名思義是離開母親的最后一頓飯,有道別餞行之意。 “離娘飯”一般在婚期的頭天晚上進行。據說,新娘只有吃好這頓飯,將來的日子才能甜美幸福。飯桌上按長幼落座,新娘的母親張羅酒菜,并要親自掌勺。主菜是新郎家上午派人送來的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這道菜稱“離娘飯”,意味著女兒離開娘以后定會大吉大利。
另外,配有一碗水餃,一碗面條,一碗大米干飯。餃子預祝新人早生貴子;面條則喻婚姻天長地久;大米干飯就是白頭偕老之意。飯菜備齊,母親落座,新娘首先起來,端起米飯遞給父親,父親接過繞桌一周遞給哥哥,哥端起碗舉給新娘,新娘馬上銜上三口,吐在早就放在桌子上的手帕里,嬸子或嫂子迅速將手帕包攏裝進新娘的衣袋,讓她第二天帶到夫家去。隨后,大家開始吃喝談笑,新娘要說些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叔嬸哥嫂教育之情的話,長輩們要再對新娘交待一番,充滿了依依情別之情。
這時新娘會悲喜交集,情不自禁落下淚來。弟侄見了,高興地叫,說這是給他們留下的“金豆子”,引得新娘破涕而笑,大家也就含同樂。隨即席散人去,各自為明天的出嫁儀式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