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梅蔬菜配送公司 4種食物營養賽人參 貼秋膘少不了這三食譜
2018-11-3編者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飽”演變為“吃好”,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滿足味蕾的情況下,又能吃出健康呢?
4種食物營養賽人參
人參的滋補功效人所共知,但因價格昂貴,很多老百姓望而卻步。上海華東醫院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食物,其實營養可與人參媲美。
水中人參——芡實。芡實又名“雞頭米”“雞頭”,是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的功效。其補腎效果強于山藥,祛濕效果優于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
鮮芡實可以直接吃,干芡實泡水后也可以直接嚼服,也可與蓮子、山藥、白扁豆等食物一起熬粥、煲湯。脾胃虛弱的人拉肚子時,吃些芡實有助于止瀉。由于干芡實較硬,應該長時間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海洋牛奶——牡蠣。牡蠣俗稱生蠔,有“海洋牛奶”的美譽,其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且營養豐富。干牡蠣肉含45%~57%蛋白質、7%~11%脂肪,以及多種維生素、牛磺酸、鈣、磷、鐵、鋅等營養成分。它的鈣含量接近牛奶,鐵含量為牛奶的21倍。其中,大量的鐵和銅有助于緩解女性缺鐵性貧血;鋅可防止皮膚干燥、促進新陳代謝、分解皮下黑色素,使肌膚白里透紅。牡蠣中所含的氨基酸可以提高肝臟的機能、抑制乳酸堆積、增強體力。陳霞飛表示,有的牡蠣含諾如病毒,可引起腸胃炎。患有急慢性皮膚病、脾胃虛寒及慢性腹瀉者不宜多吃。
河中靈芝——泥鰍。泥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有“河中靈芝”之稱。泥鰍是魚類里的補鈣冠軍,同等重量下,泥鰍的鈣含量是鯉魚的6倍、帶魚的10倍。泥鰍還富含有利于鈣吸收的維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補鈣食物。此外,泥鰍中所含的亞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膚彈性和濕潤度,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益氣、祛濕邪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陳霞飛建議,采用清蒸或燉煮的方式烹調泥鰍,能夠較好地保存其營養。如果能搭配豆腐一起吃,效果會更好。
動物人參——鵪鶉。鵪鶉肉鮮味美、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適合中老年人、高血壓和肥胖者食用,被譽為“動物人參”。鵪鶉肉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卵磷脂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保護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適合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的患者食用。鵪鶉肉可用于燉湯、清蒸、做粥等,能補氣補血、健脾養胃、養肝清肺、強筋壯骨。
貼秋膘,少不了這三道吃肉食譜
天涼好個秋,瑟瑟秋風,陣陣涼意。秋風吹紅了楓葉,吹干了臉頰。這個秋天,總是忍不住想吃肉的你,怎么吃更適合,怎么吃才是科學貼秋膘?
湯類
不宜過長時間的文火慢燉
補充水分的第一選擇是白開水,除了日常的飲水,多喝湯不僅補充水分而且豐富我們的飲食。
很多人在烹制湯水的時候,喜歡久煮慢燉,覺得這樣可以讓食材中營養充分溶于湯水中。然而,食材加熱時間過久,可能導致食材的部分營養成分在烹飪過程中遭到破壞,例如對氧氣和熱度都十分敏感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過長時間的文火慢燉使食材中的這些營養價值下降。
而肉類食物中因為富含各種蛋白質,需要較長時間的烹制才能使其肌肉蛋白質結構松解,肉類中能溶于水的含氮浸出物充分釋放使肉湯味道鮮美。
在肉湯中搭配瓜果蔬菜的話,因蔬果富含各種礦物質及水溶性維生素,為平衡食物的口感和營養,我們建議燉制肉類和蔬果搭配的湯水時,最好先煮肉類,在出鍋前的10~15分鐘再下切好的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