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廈食材配送中心 北方重陽節(jié)吃什么
2018-8-9大家都知道,元宵節(jié)吃湯圓,中秋節(jié)吃月餅,端午節(jié)吃粽子。那么,對于作為“老人節(jié)”的重陽節(jié),你又了解多少呢?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會有許多習俗和一些特定的食物,而南北方慶祝節(jié)日也會有一些差異,那重陽節(jié)又應該吃什么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方重陽節(jié)吃什么吧。
北方重陽節(jié)吃什么
1、花糕
重陽節(jié)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jié)日食品。
重陽吃花糕始于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jié)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重陽節(jié)吃花糕的起因緣于重陽登高習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的辦法,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xiàn)了吃花糕的習俗。
現(xiàn)今重陽節(jié)售賣的重陽糕,依然會用五彩繽紛的彩紙剪成三角形,用根竹簽固定,插在重陽糕上,小巧的模樣煞是可愛,也有代替了體型巨大的茱萸的意思。
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陽糕,還要加入棗子、栗子為餡料,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陽糕又叫早立糕,蘊含著老人對子女“早點自立”的祝福。
2、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jié)時食用的,一為花糕,一個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后搗成泥,并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攤開為底層,接著鋪一層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層澄沙餡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層,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細青梅絲拼成圖案,就成了上、中、下為黃色,中間夾有紅、褐兩色五層的栗子糕了。吃時,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澆在上面即可。
3、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北京將菊花當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獨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jié)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jié)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后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到了明清時代,人們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制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等中藥。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中對此有著明確的記載,稱菊花酒是十分盛行的“健身飲料”。
4、羊肉面
重陽節(jié)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jié),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羊肉性溫,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治虛勞羸瘦,腰膝酸軟,五勞七傷。在《本草綱目》中,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中醫(y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冬季食用,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人們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濕氣,避寒冷,暖心胃。
除了我們熟知的菊花酒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食物,它們除了有好的寓意之外,還營養(yǎng)豐富。在看完北方重陽節(jié)吃什么之后,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對重陽節(jié)吃什么也會有新的了解,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應該成為每一個人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