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窖蔬菜配送公司 冬天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火鍋,教你如何健康吃火鍋
2017-12-26廣州一夜入冬,最近還要持續降溫,實在是高興壞了那些吃貨們,因為可以盡情享用熱騰騰的火鍋了。雖然冒著牙疼、咽喉發炎、便秘的風險,很多人還是忠于吃火鍋,甚至有些人鼓吹自己吃完火鍋喝點涼茶的經驗,其實這樣真的對身體不好。特別是“三高”、“四高”的患者,火鍋并不是那么合適。火鍋到底怎么吃才能既解饞又健康呢?吃火鍋暖和
但缺點卻不少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說,冬季吃火鍋有諸多優點,但其存在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1、火鍋容易吃得過雜過多過久,導致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腸胃病;2、火鍋久煮容易上火,導致咽喉發炎、牙疼、便秘、口腔潰瘍等;3、湯鍋的溫度過高,吃時容易燙傷咽喉、食道、胃黏膜;4、火鍋的油脂含量高,多吃會導致血脂升高;5、味道過重,攝入鈉過多,導致高血壓;6、海鮮、肉類等久煮,會導致湯內嘌呤過高,導致痛風。
健康吃火鍋,四個要點要記住
既享受火鍋美食,又盡量保持健康飲食,唐梁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注意選擇適合的鍋底和調料
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火鍋鍋底也不同,最好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鍋底。
(1)清水或清湯鍋底最好。開水里面加一點蔥、姜、香料,不添加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清湯鍋底中會有一些油脂,但一般不是太多。還有用菌類熬制的鍋底,也比較清淡,但高尿酸者不宜。廣州人常用玉竹、馬蹄、甘蔗、蜜棗、胡蘿卜、白蘿卜、山藥之類屬清補涼的材料、番茄或用米湯做鍋底,適合于“三高”和陰虛火旺的人食用。
(2)麻辣紅湯味道濃郁,但油脂含量很高。而且其油脂可能被反復使用。對于“三高”、“四高”、濕熱重、痰濕重的人都是不宜吃的。對這些人來說,涮火鍋時最宜選擇清湯鍋底,番茄鍋底。
(3)滋補類的鍋底多含有黃芪、桂圓、枸杞、黨參等滋補類中藥。這類鍋底適合氣血不足的人,而對于有感冒、發燒;熱性體質、痰濕重、消化不良的人群卻不太適合。
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選清湯、菌湯、原骨湯、番茄鍋、清補涼的鍋底涮煮,然后蘸調料吃。調料宜多選蔥花、香菜、芹菜之類蔬菜類原料,最好要有醋和蒜泥,蒜泥殺菌,醋去火。唐梁說,這樣吃,不容易上火和拉肚子。
2、食材的選擇
吃火鍋的時候,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制品等新鮮天然的綠色食品,少點肉類和半成品(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等,這類食物多是含鹽高的,盡量不要太多)。其中,適當吃些豆腐,因為其中的石膏不僅能增加常量元素鈣、鎂的攝入,而且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癥狀。如在火鍋中加些蓮子(不去蓮子心),既有助于均衡營養,且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唐梁說,雖然提倡食物多樣化,這樣可以補充各種營養。但并不是指在每餐中都要吃很多種不同的東西,事實證明這樣并不利于我們的消化,反倒加重腸胃負擔。所以建議大家對食材的種類不要選得太多,每類1-2種即可。
3、搭配適宜的飲品
吃火鍋時容易上火,有一些人就喜歡要一杯喝冰鎮飲料。但唐梁卻指出,冰飲料加上滾燙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刺激對腸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還是不要喝冰凍飲料。可以飲用一些粥類、豆漿等以保護腸胃。
吃火鍋容易出汗而且容易鈉超標,所以最好喝清水,大麥茶、菊花茶、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清水可補充水分、促進尿酸排泄。大麥茶有幫助消化和清熱的功效。菊花茶、綠豆湯可以清熱降火,減少吃完后上火,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喝太多。
火鍋享用完畢后,過三四十分鐘可吃些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消除上火的煩惱。一般來說,水果要選擇性涼的,如橙子、梨、西瓜、蘆柑、柚子、火龍果、獼猴桃和香蕉等。
4、食物涮煮時間和進食順序
(1)蔬菜別涮太久,吃菜靠前:涮的時間短一點,熟了就馬上吃。如果等到30分鐘之后久煮蔬菜,那時大量的嘌呤會進入其中。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不僅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菇類煮熟才可吃,不可多,尤其是腹脹胸悶者。
(2)涮肉時間控制,吃肉靠后:魚蝦、海鮮等,要徹底煮熟再吃。吃多少放多少,不要一次放入很多。宜最后進食,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并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兩倍以上。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于控制總熱量。
-->廣州一夜入冬,最近還要持續降溫,實在是高興壞了那些吃貨們,因為可以盡情享用熱騰騰的火鍋了。雖然冒著牙疼、咽喉發炎、便秘的風險,很多人還是忠于吃火鍋,甚至有些人鼓吹自己吃完火鍋喝點涼茶的經驗,其實這樣真的對身體不好。特別是“三高”、“四高”的患者,火鍋并不是那么合適。火鍋到底怎么吃才能既解饞又健康呢?
吃火鍋暖和
但缺點卻不少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說,冬季吃火鍋有諸多優點,但其存在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1、火鍋容易吃得過雜過多過久,導致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腸胃病;2、火鍋久煮容易上火,導致咽喉發炎、牙疼、便秘、口腔潰瘍等;3、湯鍋的溫度過高,吃時容易燙傷咽喉、食道、胃黏膜;4、火鍋的油脂含量高,多吃會導致血脂升高;5、味道過重,攝入鈉過多,導致高血壓;6、海鮮、肉類等久煮,會導致湯內嘌呤過高,導致痛風。
健康吃火鍋,四個要點要記住
既享受火鍋美食,又盡量保持健康飲食,唐梁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注意選擇適合的鍋底和調料
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火鍋鍋底也不同,最好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鍋底。
(1)清水或清湯鍋底最好。開水里面加一點蔥、姜、香料,不添加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清湯鍋底中會有一些油脂,但一般不是太多。還有用菌類熬制的鍋底,也比較清淡,但高尿酸者不宜。廣州人常用玉竹、馬蹄、甘蔗、蜜棗、胡蘿卜、白蘿卜、山藥之類屬清補涼的材料、番茄或用米湯做鍋底,適合于“三高”和陰虛火旺的人食用。
(2)麻辣紅湯味道濃郁,但油脂含量很高。而且其油脂可能被反復使用。對于“三高”、“四高”、濕熱重、痰濕重的人都是不宜吃的。對這些人來說,涮火鍋時最宜選擇清湯鍋底,番茄鍋底。
(3)滋補類的鍋底多含有黃芪、桂圓、枸杞、黨參等滋補類中藥。這類鍋底適合氣血不足的人,而對于有感冒、發燒;熱性體質、痰濕重、消化不良的人群卻不太適合。
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選清湯、菌湯、原骨湯、番茄鍋、清補涼的鍋底涮煮,然后蘸調料吃。調料宜多選蔥花、香菜、芹菜之類蔬菜類原料,最好要有醋和蒜泥,蒜泥殺菌,醋去火。唐梁說,這樣吃,不容易上火和拉肚子。
2、食材的選擇
吃火鍋的時候,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制品等新鮮天然的綠色食品,少點肉類和半成品(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等,這類食物多是含鹽高的,盡量不要太多)。其中,適當吃些豆腐,因為其中的石膏不僅能增加常量元素鈣、鎂的攝入,而且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癥狀。如在火鍋中加些蓮子(不去蓮子心),既有助于均衡營養,且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唐梁說,雖然提倡食物多樣化,這樣可以補充各種營養。但并不是指在每餐中都要吃很多種不同的東西,事實證明這樣并不利于我們的消化,反倒加重腸胃負擔。所以建議大家對食材的種類不要選得太多,每類1-2種即可。
3、搭配適宜的飲品
吃火鍋時容易上火,有一些人就喜歡要一杯喝冰鎮飲料。但唐梁卻指出,冰飲料加上滾燙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刺激對腸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還是不要喝冰凍飲料。可以飲用一些粥類、豆漿等以保護腸胃。
吃火鍋容易出汗而且容易鈉超標,所以最好喝清水,大麥茶、菊花茶、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清水可補充水分、促進尿酸排泄。大麥茶有幫助消化和清熱的功效。菊花茶、綠豆湯可以清熱降火,減少吃完后上火,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喝太多。
火鍋享用完畢后,過三四十分鐘可吃些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消除上火的煩惱。一般來說,水果要選擇性涼的,如橙子、梨、西瓜、蘆柑、柚子、火龍果、獼猴桃和香蕉等。
4、食物涮煮時間和進食順序
(1)蔬菜別涮太久,吃菜靠前:涮的時間短一點,熟了就馬上吃。如果等到30分鐘之后久煮蔬菜,那時大量的嘌呤會進入其中。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不僅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菇類煮熟才可吃,不可多,尤其是腹脹胸悶者。
(2)涮肉時間控制,吃肉靠后:魚蝦、海鮮等,要徹底煮熟再吃。吃多少放多少,不要一次放入很多。宜最后進食,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并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兩倍以上。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于控制總熱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