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江食材配送中心 10種人,要多加預防胃癌預防
2017-6-26胃癌是惡性腫瘤,更是威脅生命健康的殺手。在胃癌高發的情況下,這十類人最需要警惕胃癌了。那么生活中要如何預防胃癌呢?一起來看下中醫的預防方法。十類人患胃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更有針對性的檢查,將胃癌“擋在門外”。1.40歲以上者
胃癌發生與年齡相關。總體來講,我國胃癌發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40歲即進入胃癌高發年齡。尤其是有慢性胃病史的人,如果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等不適,一定要高度警惕。
2.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腫瘤者
約5%~10%的胃癌與家族遺傳背景相關。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患者,也要提高警惕。
3.有胃病史
特別是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萎縮性胃炎,或做過胃切除術等10年以上者。胃癌的發生一般要經歷從慢性胃炎到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最后癌變的過程。此過程可能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這是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胃癌高發因素。使用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后,可使胃癌發生率降低38%。
5.有不明原因的嘔血、嘔吐咖啡色物,且體重下降者
潰瘍面出血或惡性腫瘤破潰所致的出血,都可表現為嘔血或嘔吐咖啡色物。胃潰瘍也有一定幾率惡變為胃癌。體重下降可能與腫瘤對機體的消耗相關。
6.原來有泛酸、胃灼熱等癥狀,現在癥狀消失者
泛酸、胃灼熱可能是胃潰瘍或腫瘤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遭到破壞所表現的癥狀。癥狀消失并不一定代表好轉,癥狀突然變化時反倒要提高警惕,以免延誤病情。
7.出生在胃癌高發區,或在高發區生活過的人
胃癌發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及遺傳相關。我國胃癌高發地區居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時間食用腌制食品,如肉類腌制品、咸魚、腌制蔬菜和海產品等。山東省臨朐縣、遼寧省莊河縣、福建省長樂縣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胃癌高發地區。
8.患過其他惡性腫瘤者
通常腫瘤是遺傳基因、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過一旦罹患過其他惡性腫瘤,患胃癌的風險也會升高。例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患者有1%~13%的概率發生胃癌,同時伴有高發其他腫瘤的風險。再比如,抑癌基因p53缺失的人,有罹患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
9.喜歡過咸食物
包括腌制品、熏制品,或進食新鮮蔬菜較少,長期酗酒和吸煙者。由于食鹽的滲透壓高,吃過量的高鹽食物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酸減少。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與胃癌的發生明確相關。每100個因為癌癥死亡的病人里,有21人跟吸煙相關。新鮮蔬菜吃得較少,容易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10.精神受刺激和抑郁的人
緊張、壓力、抑郁等心理社會因素,會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激素分泌,促進胃酸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從而誘發胃黏膜損傷,甚至胃潰瘍。胃黏膜的長期慢性損傷,恰恰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個方法幫助預防胃癌
1、多吃天然新鮮的食物,避免過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休閑零食
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c缺乏,是食道癌、胃癌高發區居民飲食的共同特點。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這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降低疾病風險。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調味料、鹽、糖、添加劑等,對健康無益。
2、食物清淡,低鹽少調料,忌過冷、過熱、過硬、辛辣刺激、油炸熏制腌制食物
高鹽飲食會增加胃酸分泌,且會增加胃癌風險。我們的胃很嬌嫩,如果反復強烈地刺激它,經常食用辛辣、熱燙、冰涼的食物,黏膜血管會急劇收縮或擴張,對消化道造成刺激和損傷。在消化道不斷地損傷、修復過程中,就容易引發癌變。
亞硝胺類化合物是公認的強致癌物,腌制食品、發霉的食物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要避免食用。
3、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細嚼慢咽,食物經過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我們的牙齒是切割工具,就是為了把食物切碎嚼爛的,而胃里沒有長牙齒。所以如果吃東西時狼吞虎咽不細加咀嚼,就會把大塊的食物送到胃中,增加胃的負擔。長此以往,胃將不堪重負。
4、吃粥,但不要吃泡飯
粥是將米徹底煮爛,米中的淀粉溶入了水中,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狀態,容易消化吸收。
泡飯的狀態不同:米是米水是水。而在吃泡飯時人們大多會和吃粥一樣,不多加咀嚼就下咽,從而給胃帶來較大的負擔,所以常吃泡飯比較傷胃。
5、放松心情,減輕壓力
心理因素對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持續過度的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和抑郁等精神因素,會對潰瘍的發生和復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壓力過大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粘膜修復能力下降。情緒、心態都會引起胃腸癥狀,長期的不良情緒也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胃腸道疾病導風險。平時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
-->胃癌是惡性腫瘤,更是威脅生命健康的殺手。在胃癌高發的情況下,這十類人最需要警惕胃癌了。那么生活中要如何預防胃癌呢?一起來看下中醫的預防方法。十類人患胃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更有針對性的檢查,將胃癌“擋在門外”。
1.40歲以上者
胃癌發生與年齡相關。總體來講,我國胃癌發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40歲即進入胃癌高發年齡。尤其是有慢性胃病史的人,如果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等不適,一定要高度警惕。
2.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腫瘤者
約5%~10%的胃癌與家族遺傳背景相關。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患者,也要提高警惕。
3.有胃病史
特別是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萎縮性胃炎,或做過胃切除術等10年以上者。胃癌的發生一般要經歷從慢性胃炎到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最后癌變的過程。此過程可能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這是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胃癌高發因素。使用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后,可使胃癌發生率降低38%。
5.有不明原因的嘔血、嘔吐咖啡色物,且體重下降者
潰瘍面出血或惡性腫瘤破潰所致的出血,都可表現為嘔血或嘔吐咖啡色物。胃潰瘍也有一定幾率惡變為胃癌。體重下降可能與腫瘤對機體的消耗相關。
6.原來有泛酸、胃灼熱等癥狀,現在癥狀消失者
泛酸、胃灼熱可能是胃潰瘍或腫瘤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遭到破壞所表現的癥狀。癥狀消失并不一定代表好轉,癥狀突然變化時反倒要提高警惕,以免延誤病情。
7.出生在胃癌高發區,或在高發區生活過的人
胃癌發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及遺傳相關。我國胃癌高發地區居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時間食用腌制食品,如肉類腌制品、咸魚、腌制蔬菜和海產品等。山東省臨朐縣、遼寧省莊河縣、福建省長樂縣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胃癌高發地區。
8.患過其他惡性腫瘤者
通常腫瘤是遺傳基因、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過一旦罹患過其他惡性腫瘤,患胃癌的風險也會升高。例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患者有1%~13%的概率發生胃癌,同時伴有高發其他腫瘤的風險。再比如,抑癌基因p53缺失的人,有罹患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
9.喜歡過咸食物
包括腌制品、熏制品,或進食新鮮蔬菜較少,長期酗酒和吸煙者。由于食鹽的滲透壓高,吃過量的高鹽食物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酸減少。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與胃癌的發生明確相關。每100個因為癌癥死亡的病人里,有21人跟吸煙相關。新鮮蔬菜吃得較少,容易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10.精神受刺激和抑郁的人
緊張、壓力、抑郁等心理社會因素,會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激素分泌,促進胃酸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從而誘發胃黏膜損傷,甚至胃潰瘍。胃黏膜的長期慢性損傷,恰恰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個方法幫助預防胃癌
1、多吃天然新鮮的食物,避免過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休閑零食
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c缺乏,是食道癌、胃癌高發區居民飲食的共同特點。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這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降低疾病風險。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調味料、鹽、糖、添加劑等,對健康無益。
2、食物清淡,低鹽少調料,忌過冷、過熱、過硬、辛辣刺激、油炸熏制腌制食物
高鹽飲食會增加胃酸分泌,且會增加胃癌風險。我們的胃很嬌嫩,如果反復強烈地刺激它,經常食用辛辣、熱燙、冰涼的食物,黏膜血管會急劇收縮或擴張,對消化道造成刺激和損傷。在消化道不斷地損傷、修復過程中,就容易引發癌變。
亞硝胺類化合物是公認的強致癌物,腌制食品、發霉的食物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要避免食用。
3、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細嚼慢咽,食物經過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我們的牙齒是切割工具,就是為了把食物切碎嚼爛的,而胃里沒有長牙齒。所以如果吃東西時狼吞虎咽不細加咀嚼,就會把大塊的食物送到胃中,增加胃的負擔。長此以往,胃將不堪重負。
4、吃粥,但不要吃泡飯
粥是將米徹底煮爛,米中的淀粉溶入了水中,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狀態,容易消化吸收。
泡飯的狀態不同:米是米水是水。而在吃泡飯時人們大多會和吃粥一樣,不多加咀嚼就下咽,從而給胃帶來較大的負擔,所以常吃泡飯比較傷胃。
5、放松心情,減輕壓力
心理因素對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持續過度的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和抑郁等精神因素,會對潰瘍的發生和復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壓力過大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粘膜修復能力下降。情緒、心態都會引起胃腸癥狀,長期的不良情緒也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胃腸道疾病導風險。平時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