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糧油配送 東城食材配送中心
2021-08-19
茄子,又稱“茄”,別稱“落蘇”,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江浙皖部分地區(qū)人稱為落蘇,兩廣人稱為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
形態(tài)特征
茄子根系發(fā)達,深可達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層內。木質化相對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發(fā)生能力也弱。在溫室栽培中,分枝習性任其自然生長,會構成室內陰蔽,影響茄子通風透光,病害加重,產(chǎn)量下降。為此,在栽培中必須進行科學整枝。
茄子的花為兩性花,多為單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狀。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雜交率在3%~6%之間。根據(jù)花柱長短不同,可分為長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種類型。長柱花柱頭高出花藥,花大,色深,容易在柱頭授粉,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頭與花藥平齊,授粉率比長柱花低;短柱花的柱頭低于花藥,花小,花梗細,柱頭上授粉的機會非常少,通常幾乎完全落花,為不健全花。
茄子果實為漿果,形狀圓形、長棒狀或卵圓形,顏色紫色、紅紫色、綠色、白色等。種子扁圓形,外皮光滑而堅硬,千粒重5g左右。
分布范圍
全國茄子栽培面積約300多萬畝,廣東約10萬畝,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運基地較為集中。廣東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長茄為主,也有卵圓形和圓形等,果色以紫紅色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隨著北運市場需求量的增大,北運基地也喜歡種紫黑色,有亮澤的長茄、卵圓茄和圓茄。
茄子百科
種植技術
一、開溝深施。好多菜農(nóng)在追施化肥時,有隨水沖施的習慣,其實,在夏季高溫天氣條件下,這種施肥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在高溫條件下,氮素類化肥(尿素、硝酸銨、碳酸氫銨)容易分解,尤其是碳酸氫銨極易揮發(fā),分解產(chǎn)生的氨氣不但降低了肥效,還容易引起茄子氨氣中毒。所以,針對氮肥的特點,應采用開溝深施的方法,溝深在5-8厘米,施后應及時埋土,并澆透水,使肥料充分溶化。
二、科學用量。茄子在盛果期對氮肥的需求量很大,但在高溫天氣條件下,應采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在高溫條件下,尿素施入土壤后轉化速度比較快,在植株滿足需要后,多余部分就會造成流失。特別是在沙質土壤,肥料損失率會更高。在茄子花芽分化期使用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
三、配方施肥。盡管茄子以吸收氮肥為主,但是磷肥、鉀肥也必不可少。在追肥時,不能每次都只追施氮素化肥,在盛果期,要搭配施用磷肥、鉀肥等,可以達到提高茄子產(chǎn)量,改善品質,延長采摘期的作用。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菜果壯蒂靈,使茄子增強花粉受精質量,循環(huán)坐果率強,促進果實發(fā)育,無畸形、品質提高、連連豐產(chǎn)。茄子的種植技術可以在中國有機農(nóng)業(yè)網(wǎng)查詢。
選購技巧
茄子以果形均勻周正,老嫩適度,無裂口、腐爛、銹皮、斑點。皮薄、子少、肉厚、細嫩的為佳品。嫩茄子顏色發(fā)烏暗,皮薄肉松,重量少,子嫩味甜,子肉不易分離,花萼下部有一片綠白色的皮。老茄子顏色光亮發(fā)光滑,皮厚而緊,肉堅子實,肉子容易分離,子黃硬,重量大,有的帶苦味。
營養(yǎng)價值
茄子的吃法葷素皆宜,既可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做湯。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因為茄子皮里面含有維生素 B,維生素B和維生素C是一對好搭檔,維生素C的代謝過程中需要維生素B的支持,帶皮吃茄子有助于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
與苦瓜同食,苦瓜有解除疲勞、清心明目、益氣壯陽、延緩衰老作用。而茄子具有去痛活血、清熱消腫、解痛利尿及防止血管破裂、平血壓、止咳血等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是心血管病人的理想菜。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有來自于網(wǎng)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wǎng)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