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埗食材配送中心 高埗蔬菜配送公司
2021-08-13
蓮藕,屬蓮科植物。蓮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蓮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皆是寶,都可滋補入藥。用蓮藕制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
形態特征
一、根
蓮藕的根有 2 種,一種是主根,另一種是不定根。主根是蓮子播種后,由種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但主根不發達。在生長過程中起作用的是不定根。不定根呈須狀,成束地環生在地下莖節的四周。一般每個莖節上都有 6束不定根,總數約有 130 ~ 180 條,每條根長約 8 ~ 14 厘米。在不定根上密生許多側根。不定根能不斷更新。幼根呈白色或淡紫色;老根呈黃褐色或深褐色。發達的不定根主要起吸收水分、養料和固定與支持植株等作用。
二、莖
蓮藕的莖為地下莖,橫生于土中,栽培時多用種藕作播種材料。種藕頂端有個頂芽、個葉芽和個較小的副芽,節上有鱗片和側芽。栽植后,頂芽和側芽均可萌發成細長的鞭狀根莖,又稱藕鞭或蓮鞭。蓮鞭有主鞭和側鞭之分,主鞭由多節組成,每節長度不一,初生的短,后生的長。主鞭節部抽生分枝,即側鞭,側鞭節部還可以二次分生,每支種藕能生蓮鞭十幾條或更多,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植株。
藕是由蓮鞭先端膨大而形成的。主鞭先端幾節形成的新藕,叫“主藕”、“親藕”或“母藕”。主藕由 3~7 節構成或更多,因品種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藕最前一節較粗短,稱為“藕頭”藕頭的前面(先端)有頂芽;最后一節細而長,稱為“后把節”;中間各節較長而肥大,稱為“藕身”,也稱“中節”。在主藕的節間部分生的藕鞭膨大而形成的藕,稱之為“子藕”,子藕一般 2~4 節,子藕的節數、大小與生長在主藕的部位有關,主藕先端的子藕小,節數也少,甚至只有節,愈向后部,子藕愈大,節數也愈多。子藕的節部分生的蓮鞭膨大而形成的藕,稱之為“孫藕”,“孫藕”較小,只有1~2 節,支主藕上著生子藕和孫藕齊全的藕,稱之為“全藕”或“整藕”。
藕的皮色為白色或黃白色,其上多散生有淡褐色的皮點。藕中有細絲和孔道。細絲在藕折斷后仍不斷,所以有“藕斷絲連”之說。孔道縱直多個,并與蓮鞭、葉柄中的孔道相通,進而經荷葉中心的葉臍相接,進行氣體交換。
三、葉
蓮藕葉,又叫荷葉、藕葉、蓮葉等。為盾形或圓形頂生單葉,全緣,中央稍凹陷。直徑一般為 30~90 厘米。葉正面為綠色或藍綠色,上有白色蠟粉,密生細毛,不沾水滴;葉背面為淡綠色或灰綠色,光滑無毛。葉背有葉脈 19~23 條,向葉緣呈放射狀分布,葉片中央為葉臍,葉脈匯集于葉臍相接,葉柄內有氣孔,與地下莖氣孔相通,進行氣體交換。不可將葉柄折斷,否則雨水等從氣孔灌入后容易使地下莖腐爛。 荷葉按其抽生先后種大小、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錢葉 (水中葉) 、浮葉(漂葉)、立葉(站葉、莛葉)、后把葉(大架葉、后棟葉)和終止葉。種藕上的幼葉,在種藕形成時即已形成,其外有葉鞘保護,栽植以后,幼葉萌芽出鞘,長成小圓盤狀的荷葉,葉柄短而細軟,不能直立,沉入水中,稱為“錢葉”。種藕頂芽抽生出蓮鞭,蓮鞭抽生荷葉。最初抽生的葉片較錢葉大,葉柄柔軟,不能挺立而浮于水面,稱為“浮葉”。隨著植株的生長,再長出的葉片較為高大,葉柄長、粗、硬并帶刺,高出水面,站立水中,稱為“立葉”。到了夏、秋季節立葉漸次形成上升階梯狀葉群,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立葉又逐漸變短,形成下降階梯狀葉群。最后生出的片立葉最高大,其葉柄刺多而把葉銳利,葉面寬闊,稱為“后把葉”。后把葉是開始結藕的標志。后把葉出現之后,在藕節上長出的最后片葉子為卷葉,葉片小而厚,葉色濃綠,葉柄短、細而光滑,稱為“終止葉”。挖藕時,先找到后把葉和終止葉,兩者連線所指的方向,便是藕的著生處。
四、花
蓮藕的花,稱荷花、蓮花等。早熟品種一般少花。中、晚熟品種,在發育良好的主鞭上,從抽生第一花的鞭節開始至抽生后把葉的鞭節止,,或間隔數節抽生花。蓮藕開花與否及多少,與品種及外界環境有關。種藕粗壯開花多,種藕小,節數少,即使為有花品種,有時也較少開花;天氣高溫、干旱各鞭節可連續開花開花多,水深、土溫低開花少。花著生于花梗頂端。花梗與葉柄并生于同一節上,葉柄在前,花梗在后。花常單生,觀賞品種有 2 朵并生的,稱之為“并蒂蓮”。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及花梗 6 部分組成。花萼位于花被的外圍;花冠由花瓣組成,花瓣的大小、形狀、數量及顏色,因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花瓣的顏色有白色、紅色、淡紅色等;雄蕊群環生于花托基部的四周,雄蕊由花絲、花藥及附屬物 3 部分組成;雌蕊柱頭頂生,花柱極短,子房上位,心皮多數,散生,分別嵌在大花托內。荷花于清晨開放,下午閉合,開閉 3~4 天后調謝,花瓣散落,留下倒圓錐形的大花托,即“蓮蓬”。
五、果實
蓮蓬的果實統稱“蓮蓬”或“聚合果”。蓮蓬內呈蜂窩狀,一般有小孔 15~30 個,多時達 40 個以上,每孔含一堅果,堅果卵圓形或近圓形,堅果成熟后殼變堅硬,水分空氣不易透入,所以落入水中也很難發芽,能長期保存能力,故有“千年不爛蓮子”之說。堅果去殼后是薄而軟的種皮,剝去種皮即為白色的蓮肉,蓮肉由兩片肥厚的子葉組成中間夾生有綠色的胚芽,即“蓮心”,將蓮肉中的蓮心剔去,即為通心蓮子。 蓮藕的生長發育過程。
分布范圍
在我國的江蘇、浙江、湖北、山東、河南、河北、廣東等地均有種植。
種植技術
一、選擇優良的品種
大多選擇本地蓮藕或早熟系列,適宜燉食的品種。
二、整田、施肥
蓮藕適宜泥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湖泥土、黃泥土栽培,一般結合耕翻整地,畝施農家肥2500~3000公斤,通用復合肥60~80公斤,生石灰50~100公斤。
三、播種及栽植密度
一般可按1.3×1.7米株行距直播于藕田,畝用種150~250公斤。栽植時藕頭要向外、向下、稍傾斜,埋入土中3~4厘米深。可條栽和塘栽。種藕一般要求隨挖、隨選、隨種。
四、田間管理
1、除草摘葉、摘花:定植后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時摘除枯葉。荷葉封行前結合追肥除草,除草時應在卷葉的兩側行走。
蓮藕出現花蕾或開花,要消耗大量養分,但摘斷后雨水淋入又容易導致爛藕,常把花枝折彎但不摘斷。
2、追肥三次:第一次立葉肥:在田間出現3~5片立葉時,畝施高氮磷復合肥25~30公斤;第二次在滿田立葉時,畝施高氮鉀復合肥30~35公斤;第三次結藕肥:在終止葉出現時,畝施高鉀復合肥15~20公斤或純鉀肥10~15公斤。
3、調節水位:從栽種到萌芽前灌淺水約5~10厘米,以提高地溫,利于出苗;隨著立葉及分枝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5~20厘米;結藕期及采收前宜灌淺水。
4、理順藕頭:6月份藕藤迅速向四周生長,要進行人工理藤,于中午時刨開泥巴拉起藕藤,轉頭理向空白地再埋入土中即可。
5.主要病蟲害防治
病害腐敗病、褐斑病:注意輪作,選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隔7~10天一次,連防2~3次。
蟲害 蓮縊管蚜:選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
五、成熟采收
當地上部立葉大部分枯黃,藕已充分成熟時可陸續采收。蓮藕采收有青荷藕、枯荷藕之分。收青荷藕多在8月份進行,多為早熟品種,收前一周割去荷梗,減少藕表皮的銹色;收枯荷藕為入秋后至次年3~4月。
選購技巧
1、藕節粗且短: 藕節數目不會影響品質,選購時要挑較粗短的藕節,成熟度足,口感較佳。
2、藕節間距長:藕節與藕節之間的間距愈長,表示蓮藕的成熟度愈高,口感較松軟。
3、外形要飽滿: 蓮藕要外形飽滿,不要選擇外型凹凸不完整的蓮藕。
4、帶有濕泥土: 沒有濕泥的蓮藕通常已經過處理,不耐保存,有濕泥的蓮藕較好保存,可置於陰涼處約1周。
5、內外皆無傷: 購買蓮藕時,要注意有無明顯外傷。如果有濕泥裹著,選購時可將濕泥稍微剝開看清楚。
6、顏色勿過白 :市面上已洗好、賣相佳的蓮藕可能經化學制劑檸檬酸浸泡,顏色較白,不建議購買。
7、色黃無異味: 蓮藕外皮顏色要光滑且呈黃褐色,如果發黑或有異味,不建議選購。
8、通氣孔較大: 如果是已經切開的蓮藕,可以看看蓮藕中間的通氣孔,通氣孔大的蓮藕比較多汁。
營養價值
蓮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癥的人都十分有益。
藕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收縮血管和止血的作用。鮮藕汁可治療煩渴、泌尿系感染、鼻血不止,煮爛食用可治療乳汁不下。
藕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兩相宜。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淤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于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